词条 | 杜庠 |
释义 | 杜庠 明代诗文作家。字公序。长洲(江苏苏州)人。少从昆山张和学,门人皆轻之,张和赠其诗说:“炳蔚虎豹文,荦荦珊瑚枝。”学子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攸县知县,不久罢归。曾过赤壁题诗,张汝弼奇之,一时呼为“杜赤壁”。仕不得志,放情诗酒,往来湖浙之间,自号西湖醉老。著有《楚游稿》、《江浙歌风集》。其诗体粗豪奔放,不暇持择。《麻姑酒歌》颇能说明这一点:“麻姑之山撑半空,麻姑之水飞长虹。奔流到城不到海,酿春尽入糟丘中。前年足迹半天下,曾访麻姑当盛夏。麻姑酌我三百杯,玉山颓然醉方罢。麒麟之脯擘荐酒,世间此味何曾有!醒来欲再访麻姑,万叠千里云有无。君家留我亦不减此味,酒泉如海何须沽。”中间不少诗句皆写得木强、干涩,通篇也不顺畅。 郑江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5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