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 |
释义 |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 现代报告文学集。周立波著。汉口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6月出版。收《从河北来》、《劫后的东冶头》、《娘子关前》、《北冶里夜读》、《洪子店的劫后余烟》、《滹沱河畔》、《徐海东将军》、《田守尧同志》、《自卫队》、《小哨兵》、《封建,受难和解放》、《聂荣臻同志》、《玲妙的沙盘》、《“抗日高于一切”》、《“他们出了家,但并没有出国”》、《五台山麓》、《鸡毛信》、《伤兵医院》、《敌兵的忧郁》、《一个没有爆炸的炸弹及其他》、《几个战斗的例子》、《从五台到崞县》、《再过封锁线》等报告文学23篇,《自序》1篇,“附录”2篇。这些作品是作者在抗战爆发后,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深入华北前线进行采访的记录。1937年年底至1938年2月,作者随同美国友人从晋中洪峒出发,途经晋北、冀北,然后返回晋中,历时50多天,行程2500里。在艰险的长途旅行中,他访问了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贺龙、徐海东、陈赓和王震等八路军将领,记录下许多动人的事迹,这些就构成了本集报告文学的主要内容。作品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报道了聂荣臻将军领导开辟晋察冀民主革命根据地的艰辛历程。这些报告文学文笔简洁,流畅,记事朴实、深刻;许多作品在叙事中插入生动的小故事,读来亲切动人。作者把精密的社会调查,用抒情的笔调来写,为抗战时期方兴未艾的报告文学写作提供了一种写作方法,曾产生广泛的影响。 王耀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74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