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于慎行
释义
于慎行1545—1608

明代诗文作家。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今属山东)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侍讲、左谕德、侍读学士,擢礼部侍郎,改吏部,拜礼部尚书。其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累疏请早建东宫,帝怒,严旨诘责,遂乞休。家居10余年,以读书著述为事。后廷推阁臣,诏加太子太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疾归。谥文定。他是李攀龙的同乡,但持论不为所囿,反而“皆箴历下三膏肓,对病而发药”。他论古乐府说:“近世一二名家,乃至逐句形模,以追遗响,则唐人所吐弃矣。”他论五言古诗说:“魏晋之于五言,岂非神化,学之则迂矣。”可见他反对模拟。在其诸体诗作中,歌行较有特色,如《长安道》、《武安侯墓歌》、《双林寺歌》等,通过对“权贵”、“大珰”那炙手可热的气焰顷刻消歇的叙述,寄寓着诗人生发出的人间荣辱翻复无常的感慨,写得音调谐畅,春容宏丽。他也善文。黄宗羲认为:“其文博瞻经世,固是名家,时露方板处。”著有《谷城山馆诗文集》62卷。《谷山笔麈》18卷、《读史漫录》14卷。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