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束晳
释义
束晳

西晋文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河北大名)人。约生于晋武帝泰始(265—274)初,卒于永康元年(300)以后。年40岁。(据《晋书》本传。另据《世说新语》注引《文士传》,说他卒年39岁)博学多闻。性沉退,不慕荣利。曾作《玄居释》,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等观点,并籍以叹息往世,寄托对政治生活的感慨。张华见而奇之。束皙早年因当朝权臣石鉴与其兄有隙,因而受石鉴压抑,多年不得入仕。至元康中,始任司空张华属官。后王戎召为掾,转佐著作郎,复迁博士尚书郎。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信辅政,召为记室。束皙托病辞归故里,教授门徒。及其去世,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

束皙博通多能,精通史学。曾撰《晋书》帝纪、十志。太康二年(281),汲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一说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皆科斗文,有《纪年》、《穆天子传》诸书。其时束皙任佐著作郎,因得观竹书。于是为之诠释,随疑分释,皆有义证。史著还有《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五经通论》等。今皆亡佚。束皙为文,滑稽幽默,语言质朴,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因不入骈偶绮丽的时尚,故颇受时人鄙薄。原有文数十篇,今亦佚。仅存辞赋若干篇。另有《补亡诗》6首。其作诗宗旨,在于弥补《诗经》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6篇“笙诗”的“有义无辞”,但语言藻丽,不脱西晋气息。所以明人张溥评云:“《补亡诗》志高而词浅,欲以续经,罢不胜任也。”(《束广微集题辞》)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7卷,原本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束广微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