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来济 |
释义 | 来济610—662 唐初学者。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隋朝荣国公来护儿之子。宇文化及杀炀帝时全家遇难,来济以年幼幸免,流离艰险,立志苦学。长于文辞,通晓时务,曾中进士举。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迁考功员外郎。贞观十八年(644),初置太子司议郎之职,诏求望重之臣,以来济当其任,兼崇文馆直学士。后迁中书舍人,曾参与修撰《晋书》。永徽二年(651),任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永徽四年,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进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唐高宗宠昭仪武则天,欲立为皇后,来济谏阻,被武后衔恨。显庆元年(656)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次年,又兼太子詹事。旋即被诬与褚遂良结党,贬台州刺史。显庆五年,徙庭州刺史。龙朔二年(662),突厥入侵,来济统兵抗敌,不着甲胄驰入阵中,遂阵亡,终年53。《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30卷,原本久佚。《全唐诗》卷39存诗1首,《唐诗纪事》卷4又录其七律1首。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5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