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释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08回。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前45回初载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至三十一年十二月(1903年10月5日至1906年1月)《新小说》(日本横滨—上海)第8号至24号,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二年(1906年至1910年)广智书局(上海)陆续出版单行足本,平装8册。翻印本多达数十种,其中较重要者有:1916年新小说社(上海)石印本、同年南溪吴瑞棠石印本、1926年世界书局(上海)铅印本、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新式标点本。

本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为主干,从他出门奔父丧写起,到他经商失败为止,历述其二十年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九死一生说:“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这些牛鬼蛇神不仅䴢集于官场,而且充斥于商场、洋场、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的业绩,就是制造了无数的“怪现状”,留下了累累罪行和话柄,从而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灭亡。据统计,本书所写人物数以百计,所写“怪现状”多达二百来宗。其中尤以暴露晚清官场最为充分。仅以苟才为例。苟才原是个“穷的吃尽当光”的候补道台,由于他为人“卑污苟贱”和“不怕难为情”,又精于“巴结”的“秘诀”,所以在浮沉不定的宦海之中,能够进退自如,一帆风顺。他的发迹关键,就是把新寡儿媳奉送给两江总督当了姨太太。他的这种别人“巴结不到”,也“做不出”的出奇举动,果然产生了奇特的效果,从此扶摇直上,很快爬到署理藩台的高位,又获得了银元局总办的肥缺。加之其人具有“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最后竟“宦囊丰满”到了“不在乎差使”的地步,索性弃官不做,跑到上海做寓公去了。其子苟龙光为了早承家产,居然毒死了苟才,并奸娶了父妾。作品所写其他人物,大多与苟才父子为半斤八两。不过作品也写了一些正面人物,并将作者自认为一切美好的“旧道德”均赋予他们。如亦官亦商、心地干净的吴继之,洁身自好、见义勇为的九死一生,落魄时一芥不取,为官后爱民如子的蔡侣笙,轻财重义、古道热肠的乡民恽阿来父子,独具慧眼、择善而嫁的咸水妹,德才兼备,识见过人的九死一生的堂姊等。然而这些人物或者屈处社会底层,或者经商则破产,为官则罢职。这种奸恶之徒飞黄腾达,善良之辈寸步难行的“怪现状”,充分说明了晚清社会的极端腐败,确实到了土崩瓦解的边缘。

在晚清的谴责小说中,本书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同一年问世,两书的巨大影响也难分轩轾。而且本书的题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几乎可以当作晚清社会的百科全书来读。在艺术上,则不仅自始至终采用了我国传统小说罕见的第一人称叙述法,而且运用了倒叙、插叙、夹叙、转述等艺术手法,从而发展了《儒林外史》开创的链条式结构:“举定一人为主,如万马千军,均归一人操纵”,“遂成一团结之局”(该书总评语)。这种艺术结构既为晚清的某些谴责小说所采用,也对民国初年的社会小说产生过影响。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