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公亮 |
释义 | 曾公亮 (999——1078)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乾兴初,仁宗即位,代其父持表入贺,授试大理评事,辞不就。天圣二年进士及第,为太常寺奉礼郎,知越州会稽县。监在京麴院,迁秘书省著作佐郎。明道初,迁秘书丞。以大臣举荐,授国子监直讲。宋与西夏战事起,著《征怀书》一篇奏献之。徙诸王府侍讲,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献所为文,召试学士院,授集贤校理,兼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修起居注,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历判尚书刑部﹑兵部,吏部流内铨,知审刑院,判太常寺,勾当三班院。预详定编敕,修《武经总要》,多所裁定,又奉诏编《游艺集》。改端明殿学士﹑知郑州。复召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嘉祐三年,擢给事中﹑参知政事,提举修《唐书》。五年,除枢密副使,兼群牧制置使。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依旧执政。神宗立,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提举修《英宗实录》。熙宁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累封鲁国公。三年,退为集禧观使。六年,起为永兴军路安抚使﹑判永兴军。居一岁,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谥宣靖。曾公亮久任文职,文笔条畅练达,魏泰称其“为文章尤长于四六,虽造次柬牍,亦属对精切”(《东轩笔录》卷六)。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有《元日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今已佚。《全宋诗》卷二二六录其诗四首。《全宋文》收其文一卷。事迹见曾肇《曾太师公亮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五二),《宋史》卷三一二本传。(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