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必𤩪 |
释义 | 赵必𤩪 (1245——1295)字玉渊,号秋晓,太宗十世孙,居东莞(今属广东)。咸淳元年进士,初任高要尉,摄四会令,再任南康县丞,治邑有惠政。祥兴元年,文天祥开府惠州,辟摄军事判官兼知录事。入元后隐居家乡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元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年五十一。其诗文在宋末诸家中未为突出,而身逢世变,“词多感慨”(林永年《覆瓿集引》),体格清劲,不屑为靡靡之音,如“一雨鸣蛙乱深夜,数声啼鸟怨斜阳”诸句,兴寄尤深。长短句存三十一首,《粤词雅》称其“绮思丽句,取法清真”,集中明注用周邦彦韵者九首,可见其服膺周邦彦之意。大抵宋亡前所作多描写太平气象,但《齐天乐·舟中和花翁韵答自村同年》等阕,已对官场腐败﹑英雄失路的现象有所抨击。宋亡后所作益见感慨,笔端多家国之恨,身世之感,如《满江红·和李自玉蒲节见寄韵》﹑《念奴娇·饯朱沧洲》﹑《菩萨蛮·戏菱王》等作,“隐寓亡国之戚”(《粤词雅》)。所著有《覆瓿集》六卷,凡诗二卷,长短句一卷,杂文二卷,附录一卷,今存《四库全书》本﹑清道光二十年诗雪轩刻本;《覆瓿词》一卷,收入《四印斋所刻词》。《全宋词》第五册收其词三十馀首。《全宋诗》卷三六五八至三六五九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八三四二收有其文。事迹见本集附录陈纪《赵必𤩪行状》﹑《赵君墓表》﹑《赵必𤩪传》。(常国武)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