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赵抃
释义
赵抃

(1008——1084)字阅道,自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少孤贫,刻意为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三年,监潭州粮料院。宝元元年,以著作佐郎知建州崇安县。庆历元年,通判宜州。三年,丁母忧。五年,起知泰州海陵县。皇祐元年,移知蜀州江原县。四年,通判泗州,徙知濠州。至和元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时号铁面御史。嘉祐元年,出知睦州。三年,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五年,召为右司谏。弹劾陈升之进不以道,连上二十馀章。六年,出知虔州。七年,召为御史知杂事。八年,改度支副使。英宗即位,奉使辽国,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二年,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治平四年,神宗即位,召知谏院。九月,擢右谏议大夫,拜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协,乞去位,熙宁三年,出知杭州。十二月,徙知青州。五年,复知成都。七年,移知越州。十年,复知杭州。元丰二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子少师,谥清献。赵抃为人和易温厚,平生不畜声伎,尝匹马入蜀,仅携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所至崇学校,礼师儒。现存文章以奏议为多,往往关切时事,诗歌“谐婉多姿”(《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王士禛尝举其《暖风》﹑《芳草》﹑《杜鹃》﹑《寒食》等篇,以为“婉丽浓妩,绝似西崑”,不似铁面御史所为(《居易录》卷一二)。著有《南台谏垣集》二卷﹑《清献尽言集》二卷(《宋史·艺文志》七)。南宋景定间,陈仁玉刊《赵清献公集》,编定为十六卷,元明两代屡有刊修,今有残本(卷七至一六)存世。又有《赵清献公文集》十卷,今存明成化七年刊本﹑嘉靖四十一年刊本﹑《四库全书》本。其著述另有《充御试官日记》一卷,收入《芦浦笔记》卷五;《成都古今记》一卷,载于《说郛》。《全宋诗》卷三三九至三四三录其诗五卷。《全宋文》卷八八二至八八九收其文八卷。事迹见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苏轼文集》卷一七)﹑《宋史》卷三一六本传,清罗以智编有《赵清献公年谱》。(棘园)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6: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