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霞客 |
释义 | 徐霞客 (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以号名于世。南直常州府江阴(今属江苏)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1587年1月5日)。年十五曾应童子试,未中,遂绝科考。幼好读奇书,博览舆地﹑图经等,立问奇于名山大川之志。万历三十五年出游,三十年间数次往返,外出多,居家少,明两京十三布政司之地,仅四川未到。其游多历艰苦,三遇盗,四绝粮,尤喜探险于人迹不到之深山险地,至崇祯十三年(1640)身罹重病,为云南丽江知府送归。回乡后第二年正月二十七逝于家,年五十六。所著《徐霞客游记》按日记述其万历四十一年至崇祯十二年(1640)间游历南北,特别是西南滇﹑黔﹑桂等当时称为“百蛮荒徼之区”行迹。“记文排日编次,直叙情景,未尝刻画为文,而天趣旁流,自然奇警。山川条理,胪列目前;土俗人情,关梁厄塞,时时著见。向来山经地质之误,釐正无遗。奇踪异闻,应接不暇,然未有怪迂侈大之语,欺人所不知。”(清潘耒《徐霞客游记序》)后《四库全书》收录《徐霞客游记》十二卷,《总目》“提要”论之曰:“自古名山大泽,秩祀所先,但以表望封圻,未闻品题名胜。逮典午而后,游迹始盛。六朝文士,无不托兴登临。史册所载,若谢灵运《居名山志》﹑《游名山志》之类,撰述日繁。然未有累牍连篇,都为一集者。弘祖耽奇嗜僻,刻意远游,既锐于捜寻,尤工于摹写,游记之夥,遂莫过于斯编。虽足迹所经,排日纪载,未尝有意于为文,然以耳目所亲,见闻较确。且黔滇荒远,舆志多疏,此书于山川脉络,剖析详明,尤为有资考证。是亦山经之别乘,舆记之外篇矣。存兹一体,于地理之学未尝无补也。”《徐霞客游记》虽以记实为骨,然写景抒情,颇富文采,故其虽为地理著作,亦为游记文学之杰构。钱谦益为徐霞客作传,称《徐霞客游记》为“古今游记之最”,非虚也。卒时其书未能编辑定稿,后手稿散佚,始以抄本传。现存明末清初季梦良抄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杨名时抄本等,相互有较大差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霞客族孙徐镇据杨名时﹑陈泓抄本辑刻为《徐霞客游记》十卷,后《四库全书》本﹑清嘉庆十三年(1808)刊本﹑咸丰二年(1852)刊本及近世以来各种标点本﹑整理本﹑校释本,多以其为底本。《游记》之外,其诗文著述多散佚,有《溯江纪源》(一名《江源考》)存于《江阴县志》,又存手迹《山中逸趣序》一篇。近人顾季慈《江上诗抄》卷四九录其佚诗三十四首。生平见吴国华《徐霞客生圹志铭》﹑陈涵煇《徐霞客墓志铭》﹑钱谦益《徐霞客传》(近人刊丁文江辑《徐霞客游记》卷二〇)。丁文江有《徐霞客年谱》(丁文江辑《徐霞客游记》卷首)。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