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逖
释义
刘逖

(525—573)北朝齐诗人。字子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魏学者刘芳孙。逖少聪敏。魏末,郡辟功曹,州命主簿。征诣晋阳高澄霸府,为永安公高浚开府行参军。逖倦于羁旅,发愤读书,留心文藻,颇工诗咏。文宣帝天保初(550),行定陶县令,坐事免,十余年不得调。废帝乾明(560)时,兼员外散骑侍郎,使于萧庄。还,兼三公郎中。孝昭帝皇建元年(560),除太子洗马。武成帝时,为聘陈使主,迁黄门侍郎,修国史,加散骑常侍。又尝使周,还,拜仪同三司。后主立,历江州﹑仁州等刺史。后征还,待诏文休馆。武平四年(573),陈将吴明彻取淮南,后主将适晋阳,逖与崔季舒等以为寿阳被围,大军出拒,须禀节度,不宜出行。为韩长鸾所谗,遂被杀,弃尸漳水。逖所制诗赋及杂文文笔三十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谓四十卷,疑缮抄分卷之故。今佚。存诗四首,三首见《艺文类聚》,一首见《初学记》,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逖诗重藻饰,诗风与南朝齐梁为近。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