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士俊 |
释义 | 徐士俊 (1602-1681)原名翙,字野君,又字三有﹑无双,号紫珍道人,又号西湖散人。浙江杭州府仁和(今杭州)人。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六月初一。诸生,崇祯二年(1629)与卓人月﹑孟称舜等入复社。崇祯三年至十五年,五应乡试不举。易代后,绝意仕进,放情山水,卒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十。喜读书,好为乐府﹑诗歌﹑古文辞,惟所作谨自秘匿,人少有知者。传其早年所作剧本甚夥,现仅崇祯初沈泰辑刻《盛明杂剧》﹑《盛明杂剧二集》存其《春波影(北四折)》﹑《络冰丝(南北一折)》。二剧皆署“徐翙”之名,而士俊又曾为《盛明杂剧》作序,故知二剧皆为天启间所作也。《春波影》演冯小青读《牡丹亭》故事,祁彪佳《远山堂剧品》列其为“逸品”,论云:“此等轻逸之笔,落纸当有风雨声。小青得此,足为不死,填词若野君,再于韵律著意,则駸駸直追元人而上矣,”清焦循《剧说》云:“演小青故事为传奇者……当以徐野君《春波影》为最。” 《络冰丝》为一折短剧,《远山堂剧品》亦列其为“逸品”,是剧演元人伊世珍《嫏嬛记》中沈约遇仙故事,剧情隽逸高雅,曲白典雅清丽,未表任何寄托,唯诗意幽幽之营造,可与唐人文言小说《湘中怨解》为比。其与同邑卓人月交最厚,曾与人月共辑《古今词统》十六卷附《徐卓寤歌》一卷,存崇祯六年刊本。《徐卓寤歌》收二人词计一百三十六首,人各六十八首。清顺治间所刻《雁楼集》二十五卷为士俊诗文别集,内卷一收赋六篇,卷二收拟乐府诗一百二十余首,卷三至卷一二收古近体诗六百五十余首,卷一三收词一百七十余首﹑卷一四收曲十余首。卷一五至卷二四收各体文一百十余篇,卷二五收《春波影》。另。又曾与汪淇辑刻《分类尺牍新语》,现存清康熙二年刊本。清沈季友《槜李诗系》卷四一录其诗《烟雨楼》一首。近人赵尊岳《明词汇刊》收《徐卓寤歌》。生平见清王晫《徐野君先生传》(清康熙刻《霞举堂集》卷四)。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