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浚 |
释义 | 张浚 (1097——1164)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政和八年进士,调山南府士曹参军﹑恭州司录。靖康初,为太常寺主簿。张邦昌篡位,逃入太学,不肯署状。高宗即位,赴南京,除枢密院编修官,擢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拜礼部侍郎﹑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建炎三年,以平苗﹑刘之变有功,除知枢密院事,署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元年,大破金军于和尚原,拜定国军节度使。在蜀三年,召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福州居住,是年十一月复召,除知枢密院事。五年,除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进《中兴备览》四十一篇。七年,以郦琼等反叛,引咎去位,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旋落职,分司西京,永州居住。九年,除资政殿大学士,起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大使。十一年,除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十二年,封和国公。张浚反对和议,因秦桧当政,被摈斥近二十年,废居连州﹑永州。二十五年,秦桧死,复观文殿大学士﹑判洪州。孝宗即位,起经理两淮,兼节制建康镇江府池州江阴军屯驻军马,进封魏国公。隆兴元年,复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二年,宋军符离之役失败,为汤思退等所挤,除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出判福州,改醴泉观使。是年八月卒,年六十八,赠太保,谥忠献。张浚为南宋初名臣,政治军事上均有建树,又能研精学问。周必大尝跋其诗帖,称其“诗律清远,有乐道忧世之心;笔法妍楷,无震矜怠惰之容”(《跋严汝翼所藏张丞相诗》);杨万里亦谓其奏议“务坦明,不为虚辞,口占成文,不易一字”(《张魏公传》)。著有《绍兴奏议》十卷﹑《隆兴奏议》十卷﹑《论语解》四卷﹑《易解》﹑《杂说》十卷,文集十卷。今存《易传》十卷﹑《中兴备览》三卷,近人又辑有《张魏公集》十卷。《全宋词补辑》录其《南乡子》词一首。《全宋诗》卷一八六二录其诗十一首。《全宋文》卷四一二一至四一三七收其文十七卷。事迹见杨万里《张魏公传》(《诚斋集》卷一一五)﹑朱熹《张魏公行状》(《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五)﹑《宋史》卷三六一本传。(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