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振 |
释义 | 陶振 (生卒年不详)字子昌,号癯叟,又自号钓鳌生。浙江嘉兴府嘉善人,后移居吴江(今属江苏)。少学于杨维桢,治《诗》﹑《书》﹑《春秋》,吐语豪俊,有神童之名。洪武二十三年(1390)举明经,授本县训导,坐佃居宦房,逮于京师,以上《紫金山》﹑《金水河》及《飞龙在天》三赋,改安化教谕。归后徙居华亭(今上海松江),隐于九峰间,授徒自给。以诗名于乡里,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钓鳌集》,现存清初叶氏小友堂抄本及金氏文瑞楼抄本《云涧清啸集》一卷,收赋二篇﹑七言古诗二十五首。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录其《汾湖赋》及诗四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六录其诗二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录其诗二首,“小传”记云:“一夕,死于虎。王达善(王达)挽诗云:‘昔为海上钓鳌客,今作山中饲虎人。’”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四录其诗一首,“诗话”云:“子昌诗多率尔成篇,故选家恒置不录。”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五首。清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七录其赋一篇诗六首。清王昶《青浦诗传》卷七录其诗六首。清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录其《汾湖赋》一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三录其诗一首。生平见王鏊《姑苏志》卷五四﹑《(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五。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