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鋆 |
释义 | 宝鋆 (?—1891)字佩蘅。满族。姓索绰络氏。满洲镶白旗人。世居吉林。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授礼部主事,擢中允。迁侍读学士。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军湖南﹑湖北,上疏奏请相邻诸省力行坚壁清野之策。四年,受命往三音诺颜部赐奠,谢绝馈赠。擢内阁学士。五年,迁礼部侍郎,兼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调户部侍郎。八年,典浙江乡试,违例加收一名官生,降一级留用。十年,赴天津验收海运漕粮,屡上疏请定杜弊章程。调任内务府总管大臣,署理户部三库事务,会办京城巡防。时英法联军入侵,咸丰皇帝命提库银二十万两整修热河行宫,上疏谏阻,降五品顶戴。同治皇帝继位,命宝鋆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同治元年(1862),擢户部尚书。三年,太平天国事平,以赞助之功加太子少保衔,赐花翎。四年,辞内务府大臣职。七年,直隶捻军平,加军功二级。十一年,调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次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寻调兵部,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吏部。光绪三年(1877),晋武英殿大学士。五年,以题同治皇帝神主加太子太傅衔。十年三月,罢军机大臣。十二年,改以大学士致仕,赏食半俸。时偕恭亲王居西山游览唱和。光绪十七年病逝,年过八十。谥文靖。能诗。所著《塞上吟》等尤受人称道。林昌彝曰:“竹枝词者,所以纪风土,述人情,以俗语入诗词,盖以文言道俗情也。长此体者,尤以唐刘随州为最,故能妙绝一代。近见吉林宝佩蘅尚书鋆《塞上吟》诗﹑《竹枝词》三十首,妙语解颐,可与刘随州比肩接踵”(《海天琴思续录》卷二)。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二录其诗,以为其人“性耽吟咏,持节摅怀,兴会飙举”,《竹枝词》诸作可当“出塞非寻前代迹,登高真见大夫才”之誉。诗作先后刊有《佩蘅诗抄》八卷﹑《文靖公遗集》一二卷。存诗约一千五百首。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三八六﹑匡辅之《宝文靖公别传》(《续碑传集》卷七)。(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