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济 |
释义 | 韦济 (688—754)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宰相韦嗣立第三子。开元四年,选调鄄城令。玄宗殿试安民策,预试者二百馀人,济策第一,荣擢畿县醴泉令。累迁库部员外郎﹑幽州别驾﹑恒州刺史(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二十四年,内擢京兆少尹,再迁户部侍郎,转太原尹。天宝七载,迁河南尹,转尚书左丞,官终冯翊太守。韦济少以辞翰闻名,与大诗人杜甫﹑高适有交往。作《先德诗》,颂父祖功德,辞致高雅。杜甫称其“词场继国风”(《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作品多佚,今存诗一首,载《全唐诗》卷二五五;存文一篇,载《唐文拾遗》卷一八。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八八﹑《新唐书》卷一一六《韦思谦传》﹑韦述《韦济墓志》。(吴企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