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瑜 |
释义 | 陆瑜 (540?—?)字幹玉。南朝陈文人。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陆琰之弟。少笃学,美词藻。陈文帝时州举秀才。解褐骠骑安成王(即宣帝顼)行参军,转晋安王伯恭外兵参军﹑东宫学士。兄琰时为管记,并以才学娱侍左右,时人比之“二应”。宣帝太建二年(570),太子(即后主陈叔宝)释奠于太学,宫臣赋诗,使瑜为序。迁尚书祠部郎,丁母忧去职,服阕,为桂阳王伯谋功曹史,兼东宫管记,历任太子洗马﹑中舍人。叔宝欲博览群书,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陈后主至德二年,追赠光禄卿。《陈书》本传谓“年四十四”。以此与兄琰﹑从兄玠年龄校之,似误。盖瑜卒时后主尚未即位(581),使瑜年至四十四当卒于至德三年以后,方可为琰﹑玠之弟。姑存疑。 陆瑜有集十卷,据《陈书·陆琼附子从典传》,瑜集十卷,乃从典所编,并为之序。《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陈光禄卿《陆瑜集》十一卷,并录”。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谓二卷,乃误以其兄《陆琰集》卷数为《陆瑜集》卷数。其书今佚,存诗三首,见《乐府诗集》,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