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符 |
释义 | 陆符 (1595-1646)字文虎,学者称子充先生。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宁波)人。崇祯十四年(1641)入京为国学生,十五年顺天乡试中举。清顺治三年(1646)十月初十卒,年五十。与黄宗羲为同堂拜母之交,曾同读书,生平凡事不相隐。卒后黄宗羲为其作《墓志铭》,称其“风貌甚伟,胸贮千卷,謦欬如洪钟响,一时士大夫听其谈论,皆以为陈同甫﹑辛幼安复出也”。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环堵稿》十卷,未见传。现存崇祯刊《补陀诗》(又作《普陀诗》)一卷。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六九下录其诗二首,误其名为“陆彪”,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亦据之误。清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卷二一“东林四先生之一”录其诗一百零六首,以《补陀诗》居首,“小传”谓其“读书不堕方城,能于传注之外别开生面。东林﹑复社诸公争引为友……复社声正盛,先生独忧之,以为兵心见于文事,斗气长于同人,乃乱亡之兆……国亡,叹曰:‘亡天下者,科举中人物。’痛哭,哭罢取所作科举文,投之溪中”。又记其甲申后另有《雪瓢吟》一卷,未见传。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六篇。清袁钧《四明文征》卷一六录其文五篇。生平见黄宗羲《陆文虎先生墓志铭》(《南雷文定》前集卷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