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谊 |
释义 | 宗谊 (生卒年不详)字在公,号正庵。原籍南直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其父以商贸迁于鄞(今浙江宁波),遂入籍。家富于赀,而宗谊独好诗,绕床阿堵绝不一道也。明末清初与陆宇燝﹑余楍﹑范兆芝﹑董剑锷﹑叶谦﹑陆昆唱和,号“西湖七子”。不时扁舟共游湖上,或作孺子号泣,或放歌相和,或瞠目而视,岸人多怪之。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下杭州,钱肃乐起兵抗击,宗谊慨然发其家,得万金,径送肃乐军营,肃乐召诣都堂,辞不赴。后抗清军浮于海,资粮仍不能不仰之内地,宗谊家己落,犹贷其田园奴仆未尽者以应之,于是屏当一空,至无担石之储。晚年困甚,然绝口不道前事,若素为窭人者。居于破屋,时至绝粒,仍哦诗不衰。诗原有《南轩》﹑《南楼》﹑《湖上》﹑《萝岩》﹑《西村》﹑《疗饥》﹑《薜萝》诸草,现存近人张寿镛刊《四明丛书》本《愚囊汇稿》二卷补遗一卷,收诗三百二十余首,首有周斯盛崇祯元年(1628)序,谓其诗“冲澹幽峭,不为蹈袭”。清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卷五五“西湖七子之一”录其诗一百三十余首附《愚囊草》摘句十余联。生平见清全祖望《宗征君墓铭》(《愚囊汇稿》附)。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