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泰 |
释义 | 张泰 (1436-1480)字亨甫﹑亨父,号沧洲。南直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天顺三年(1459)举人,八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以丁忧归乡,成化七年(1471)授检讨,十六年晋修撰,当年十一月初九病卒,年四十五。为人坦率,恬淡自守,独喜为诗,与陆釴﹑陆容齐名,称“娄东三凤”。与李东阳同年同官且志趣相同,“朝行与游,夕宴与嬉”(李东阳《同年祭张亨父文》)。东阳谓其诗多“奇思硬语”(《怀麓堂诗话》)﹑“清古翘拔”(《题张沧洲遗诗后》),杨慎谓其诗“清拔”(《诗话补遗》卷三),与台阁风习渐远。泰病逝时其子尚在襁褓,后弘治三年(1490)李东阳与谢铎﹑吴宽等人辑其遗作,刻为《沧洲诗集》十卷,李东阳序。嘉靖十三年(1534)其甥又辑其佚诗,刻《沧洲诗集续集》二卷,并附诏诰及祭文﹑墓志铭等。《沧洲诗集》十卷编次杂乱,计收古近体诗及琴操﹑诗余等近九百首,《续集》收古赋﹑诸体诗﹑诗余二百余首。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沧洲集》八卷,有误。徐泰《皇明风雅》录其诗十七首。顾起纶《国雅》卷四录其诗九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三录其诗二十一首。周复俊编《玉峰诗纂》卷三录其诗四首。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明诗选》录其诗一百六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录其诗四十首,“小传”云:“唐元荐论本朝之诗曰:‘弘治间,艺苑则以李怀麓(李东阳)﹑张沧州为赤帜,而和之者或流于率易。’在当时盖以李﹑张并称。”清王夫之《明诗评选》﹑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二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二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沧州集》十卷《续集》二卷,《总目》“提要”云:“初与李东阳齐名,后东阳久持文柄,所学弥老弥深,而泰不幸早终,未及成就,故声华销歇,世不复称。今观是集,大抵圆转流便,而短于含蓄,正如清水半湾,洮洮易尽,视东阳《怀麓堂集》实相去径庭。”明翟校辑﹑清王辅铭补辑《练音集补》附卷录其诗二首。清王宝仁《娄水文征》卷一一录其文二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四录其诗八首。生平见陆釴《张亨甫先生墓铭》(《沧洲诗集续集》附录)﹑张昶《吴中人物志》卷七﹑方鹏《昆山人物志》卷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一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