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文虎 |
释义 | 张文虎 (1808—1885)字孟彪,又字啸山。别号天目山樵。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家贫。父母早逝。从姚东渠习章句,从姚炜琥习时文。见惠栋﹑江永﹑戴震之书而好之,以为学问之根本,遂读汉﹑唐﹑宋人经籍注疏本,旁及子史。又通天文﹑算学,尤长于考据之学。道光四年(1824),于本地王家教馆。十二年,应乡试,因墨迹污染试卷未售,不复应试。同治年间,曾一度入曾国藩幕。保以训导选用,光绪初援例加州判衔。又曾为釜山钱熙祚校《守山阁丛书》﹑《指海珠丛别录》,为钱熙辅校《续辑艺海珠尘》等。同治五年(1866),为两江书局校《史记三家注》。尝三诣杭州文澜阁纵览四库全书。光绪二年(1876)子夭折,旋妻亦去世。九年,应黄体芳之聘,主讲江阴南菁书院。次年因足疾返里。十一年病逝。一说享年七十八岁,一说享年七十一岁。 张文虎诗崇苏轼。通俗而不尚用典。多有慨叹个人身世飘零,反映民生疾苦及描述云南﹑贵州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之作。董兆熊称其诗“冽然以清,戛然以长,不探蔡邕之异书,不学扬雄之奇字”(《舒艺室诗存·序》)。著有《舒艺室诗存》﹑《舒艺室诗续存》﹑《索笑词》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缪荃孙《州判衔候选训导张先生墓志铭》(《续碑传集》卷七五)。(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