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孔琳之 |
释义 | 孔琳之 (369—423)晋﹑宋间文人。字彦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孔氏为会稽望族,郡命琳之为主簿,不就,后辟本国常侍。晋安帝元兴间(402—404),桓玄篡政,以琳之为西阁祭酒。玄议复肉刑,琳之以为不可。义熙初(406左右),会稽内史司马休之任为长史。丁父忧,服阕,补刘裕太尉主簿,尚书左丞,迁尚书吏部郎。义熙六年(410),为刘裕长史,迁侍中。十二年,宋台初建,为宋国侍中,出为吴兴太守,以公事免。刘裕代晋,永初二年(422)为御史中丞,奏劾徐羡之纵僚属乘势凶肆。羡之令琳之弟璩之解释,欲寝其事,琳之不许。由是百僚震肃。景平二年(423),卒。年五十五。追赠太常。 琳之性强直,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棋。尤工书善草隶。有集十卷,佚。今存奏议七篇,与人书一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