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七政 |
释义 | 孙七政 (1528-1600)字齐之,号三川,又自称沧浪生。南直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居士孙艾孙,由诸生入太学,十试不举。性任侠,喜结客。家有园池,日与四方词客赋诗宴赏,尤与同郡皇甫冲﹑皇甫汸兄弟善,又从王世贞游。隆庆元年(1567)在金陵与莫是龙﹑梁辰鱼﹑殷都﹑吴嵚等结“鹫峰诗社”。以不事生产,至卖田宅,仅余长松,仍吟咏其下。卒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七十三。后其孙孙朝肃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刻其诗文为《孙齐之先生松韵堂集》十二卷,四十五年刻本今存,首李维桢﹑屠隆序,内诗十卷,收诗九百余首,文二卷,收赋五﹑各体文三十六篇,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曾著录是本。顾起纶《国雅》卷一八录其诗十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三五录其诗九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六首,孙艾“小传”谓其“能诗好客,世其家风”。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一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松韵堂集》,“提要”云其“与王世贞诸人游,故为诗亦类‘七子’之体,而字句时伤于笨滞”。清邵伯英《海虞文征》录其诗二十四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二〇录其诗三首,按云:“齐之诗有标致,与皇甫兄弟为友。其论子安(皇甫涍)《东览》胜于子循(皇甫汸)《禅栖》,世以为知言。”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五篇。清邵伯英《海虞文征》录其文三篇。生平见李维桢《沧浪生集序》(《大泌山房集》卷一二)﹑冯复京《明常熟先贤事略》卷一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五。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