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节 |
释义 | 黄节 (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改名节,别署晦翁﹑黄史氏等。广东顺德人。早年师事简朝亮。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广州与谢英伯等创办群学书社(后易名为南武公学会),以期启迪民智。次年应乡试落第,与邓实至上海创办《政艺通报》,介绍西方文明。三十一年,以保种﹑爱国﹑存学为宗旨,与邓实等创办国学保存会与《国粹学报》;参加广州反美拒约团体,创办《拒约报》和《广州旬报》。三十三年,主讲于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入同盟会。次年,入南社。三年,与梁鼎芬等在广州重开后南园诗社。武昌起义后,应聘任广东高等学堂监督。1912年与谢英伯在广州组织天民社,创办《天民日报》,主张伸民权。1915年致书刘师培,指责筹安会倾覆民国,遭袁世凯仇视。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其间阎锡山聘其为山西教育厅长﹑王宠惠聘其为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等,均辞不就。1928年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长,旋辞职,复任教于北京大学。1929年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年病逝于北京。 黄节为诗早年重深思独得,反对宗法江西诗派。中年师法宋人陈师道,自称“后山以后”。晚年崇尚汉魏六朝。张尔田称其诗“历宗后山﹑宛陵诸家,尽规其度,又浸淫于汉魏六朝古乐苑被声之诗,得夫古所谓风者而好之”(《黄晦闻〈鲍参军诗注〉序》)。陈衍称其诗“着意骨格,笔必拗折,语必凄惋”(《近代诗抄》)。陈三立称其诗“格淡而奇,趣新而妙”(《蒹葭楼诗·评语》)。门生吴宓曰:“黄师兼诗学﹑诗教﹑诗法而为诗,即其全部之生活及精力,悉用为作诗之预备,绝异于世之以余事为诗者。作者矜慎而以全力赴之,故黄师之诗精”(《空轩诗话》)。生前曾自编《蒹葭楼诗》二卷,存诗四二○多首,光绪三十一年以前之诗绝少收录。今人马以君编《黄节诗集》增补约一百八十首。另外著有《黄史》﹑《诗旨纂辞》﹑《诗学》﹑《诗律》﹑《汉魏乐府风笺》﹑《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等。生平事迹见章太炎《黄晦闻墓志铭》(《制言》第二期)﹑刘斯奋《黄节诗选·黄节年表简编》﹑马以君《黄节诗集·黄节年谱》(载《黄节诗集》)。(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