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璩 |
释义 | 高璩 (?——865)字莹之,渤海(今河北沧县)人,父吏部尚书高元裕。璩大中三年登进士第,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出佐白敏中剑南西川﹑荆南二幕,为掌书记。十二年,入拜右(一作左)拾遗。翌年,充翰林学士,特恩迁起居郎知制诰。再擢右谏议大夫,仍知制诰。咸通二年,加承旨学士,迁工部侍郎。次年,加朝散(一作朝议)大夫﹑兵部侍郎,并知制诰,以检校礼部尚书为东川节度使。六年,入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卒,赠司空。因太常博士曹邺建言璩为宰相“交游丑杂,取多蹊径”,故谥为“刺”。今存诗一首及断句一联,见《全唐诗》卷五九七。生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七一﹑《新唐书》卷一七七《高元裕传》附﹑《资治通鉴》卷二五○﹑《唐诗纪事》卷五三﹑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等。(吴在庆)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