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喜孙 |
释义 | 汪喜孙 (1786—1840)一名喜荀,字孟慈,号且住菴。汪中之子。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嘉庆十二年举人。由内阁中书,荐升户部员外郎,补河南怀庆府知府,卒于官。汪喜孙九岁而孤,奋发自立。自少能读父书,搜辑遗篇残简﹑百计以永其传。博学好古,于文字﹑声音﹑训故,多所究心,能继承家学。生平与钮树玉﹑龚自珍交;仪征黄盛修曾为之作《汉射阳石门画像歌》。道光十六年,尝与黄爵慈﹑王钦霖﹑潘德舆﹑丁晏﹑鲁一同在陶然亭会;十八年,杭州举行汪中纪念祭,包世臣为其作《梁园大招图》。书室名尚礼堂。著有《大戴礼记补》﹑《丧服答问纪实》﹑《国朝名臣言行录》﹑《经师言行录》﹑《尚友记》﹑《且住庵诗文稿》。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八﹑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王宗栻)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