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琦 |
释义 | 韩琦 (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五年,擢进士甲科,名列第二,授淄州通判。明道初,召试,迁太常丞,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开封府推官,迁太常博士。景祐五年,拜右司谏,转起居舍人,知谏院。宝元二年,知制诰。康定元年,迁枢密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总管司公事,知秦州。庆历二年,为秦州观察使。复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充陕西四路沿边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等使。与范仲淹久在兵间,名重一时,时称“韩范”。三年,与范仲淹同召为枢密副使,推行庆历新政。五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徙知郓州﹑成德军﹑定州。皇祐元年,拜资政殿大学士,迁礼部侍郎。五年,授武康军节度使﹑充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嘉祐元年,召为工部尚书﹑三司使,未至,迎拜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年,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英宗即位,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进卫国公,再封魏国公。治平元年,提举修《仁宗实录》,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权枢密院公事。三年,守司空兼侍中,乃出判相州,改判永兴军,经略陕西。熙宁元年,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王安石用事,琦亟言青苗法不便。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赠尚书令,谥忠献。琦早负盛名,历相三朝,立二帝,安社稷,与富弼齐名,世称“富韩”。生平不以文辞名世,而为文“词气典重,敷陈剀切,有垂绅正笏之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文集中如论减省冗费﹑西夏请和﹑青苗诸疏,皆立论凛然,切中时弊。南宋吕祖谦编《宋文鉴》,收录其文十篇。诗歌大多不事雕琢,直抒胸臆,像《广陵大雪》﹑《岁旱晚雨》﹑《喜雪答赵宗道学士》﹑《闵农》均在地方官任上所作,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一些诗作自然高雅,情致婉转,“有锻炼所不及”者(《宋诗钞·安阳集钞序》),如“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九日东阁》),“草湿漫铺留醉席,榆寒难掷买春钱”(《春阴马上》),均恬淡有致(《载酒园诗话·韩琦》)。也能作词,晚年作《点绛唇》词,有“愁无际,武陵回眸,人远波空翠”句,极富情韵,为人所赏(《金粟词话》)。著有《安阳集类》五十卷﹑《二府忠议》五卷﹑《谏垣存稿》三卷﹑《陕西奏议》五十卷﹑《河北奏议》三十卷﹑《杂集奏议》三十卷﹑《千虑集》三卷﹑《古今参用家祭仪》一卷﹑《安阳旧文》十卷,另有家集六十卷(陈荐《韩公墓志铭》)。现存《安阳集》五十卷,有明正德刊本﹑明万历刊本﹑清乾隆刊本,巴蜀书社1999年出版有李之亮﹑徐正英《安阳集编年笺注》。《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五首。《全宋诗》卷三一八至三三九录其诗二十二卷。《全宋文》卷八三二至八六一收其文三十卷。事迹见陈荐《韩公墓志铭》﹑韩忠彦《忠献韩魏王家传》﹑《宋史》卷三一二本传。清人杨希闵编有《韩忠献公年谱》。(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