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旟 |
释义 | 杜旟 (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号桥斋,兰溪(今属浙江)人,陵长子,金华杜氏五高之长。从吕祖谦学,以诗文得名,与陆游﹑陈亮等交好(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自注)。淳熙﹑开禧间,两以制科荐。著有《桥斋集》,已佚。陈亮盛称其赋,以为“铺叙端雅,抑扬顿挫,而卒归于质重”(《复杜伯高书》);又说“伯高之赋如奔风逸足,而鸣以和鸾,俯仰于节奏之间”(《复杜仲高书》)。《题兰亭序》﹑《白头吟》﹑《长门》等诗“语意警拔”(《诗薮》杂编卷五)。词仅存三首,广为《草堂诗馀》﹑《词品》﹑《词综》等书选评,陈廷焯称其“气魄绝大,音调又极谐”,“在南宋可以自成一队”(《白雨斋词话》卷六)。《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三首。文收入《全宋文》卷六二六八。事迹见《宋诗纪事》卷五六。(吴洪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