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昇 |
释义 | 洪昇 (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七年曾赴国子监肄业,未得官职,失望而归。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盛会演出全部《长生殿》,作者洪昇应邀往观,归途于乌镇酒醉登舟堕水而死。洪昇曾先后就业于骈文家陆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禛﹑施闰章等人,受到正统儒家教育和遗民思想影响,学习勤奋,早显才华。十五岁时即能诗,二十岁与表妹黄兰次成为伉俪时已作有许多诗文词曲。康熙十二年再度赴京谋生。两年后,诗集《啸月楼集》编成,受到李天馥﹑冯溥﹑王士禛等名流赏识而声名大振。此时,洪昇以卖文为活,但个性傲岸如故。康熙二十七年,以旧作《舞霓裳》传奇戏曲改写成为五○出的大型剧本。一时传唱甚盛。次年八月,洪昇招伶人演出此剧,许多名流纷纷前往观看。时值孝懿皇后佟氏丧期,此事遂为给事中黄六鸿所劾。洪昇被下刑部狱,与会者如侍读学士朱典﹑赞善赵执信﹑台湾知府翁世庸等人都遭革职,时人有“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说。《长生殿》中有触犯当时忌讳之处,为朝廷内部党争者利用发难。康熙帝故示宽柔,尚未深究。但洪昇受此打击,不得已再返故乡,疏狂如故,放浪西湖,纵酒诗文词曲。《长生殿》一剧在南京﹑松江等地依然演出不衰。至今时隔数百年,此剧不仅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已有英﹑法﹑日等文字译本传至海外。洪昇致力于戏剧创作,《长生殿》是其代表作。此剧创作过程长达十余年,前后三易其稿,都写天宝遗事。初名《沉香亭》,中心写李白遭遇;再写时改以李泌辅佐肃宗中兴为主,更名曰《舞霓裳》;最后“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此剧系作者受唐诗《长恨歌》及元剧《秋雨梧桐》影响,采用传统题材,发挥自己创造,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全剧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情节线索,广泛开展描绘社会及政治背景,从李杨爱情反映出安史之乱,封建帝王的“逞侈心而穷人欲”,以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爱情悲剧的背后是唐代天宝年间的社会动荡和王朝的由盛而衰。洪昇著作,现存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和《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词曲散见于他书。洪昇的诗,多纪游﹑赠人﹑感怀之作,内容多感慨于个人的身世坎坷,调子低沉。如《燕京寓舍生日作》﹑《京东杂感》十章﹑《己未元日》﹑《省觐南归留简长安故人》等大致都是。间或亦有家国兴亡及同情人民的作品,有真情实感。平淡之中见功力,无雕饰之弊。事迹见《清史列传·文苑》赵执信传附﹑乾隆《杭州府志》﹑民国《杭州府志》﹑章培恒《洪昇年谱》。(吴正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