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杜敩
释义 杜敩

(1313-1384)字致道,自号拙庵老人。山西壶关人。通《易》﹑《诗》﹑《书》三经,元季举河东乡试第一,除高平教谕,迁台州学正,以丁父忧归,遂家居事母,以教授乡里为业。曾与章诚﹑李惟馨结社唱和,称“雄山三老”。明洪武中朱元璋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十三年(1380),征儒士王本﹑杜佑﹑杜敩﹑赵民望﹑吴源等为“四辅”官兼太子宾客,位在尚书之上,杜敩称夏官。宋讷为国子助教,即出于杜敩之荐。旋罢不设,仍归家教授。洪武十七年病卒,年七十二。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拙庵集》十卷,现存成化间刻嘉靖四年(1525)补修本,有天顺八年(1464)叶盛序﹑成化八年(1472)钱溥序及嘉靖四年张友直跋,内卷一为“圣制”,卷二至卷七收诗一百六十余首,卷八收序八篇,卷九收记五篇,卷一〇附录友人题赠诗文及传略。程敏政《皇明文衡》卷三〇录其文一篇。《(雍正)山西通志》录其诗一首﹑文二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二录其诗三首。生平见《(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一三﹑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三七。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