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郑孝胥
释义
郑孝胥

(1860—1938)字苏堪,号太夷,别号海藏。福建闽县(今属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中举。十五年,考取内阁中书。同年秋,改官江苏试用同知。十七年,任清政府驻日使馆书记官。次年,升任驻日筑领事﹑神户﹑大阪总领事。二十四年,以侯补道员衔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戊戌政变后至武昌。次年,任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办汉口铁路学堂。义和团兴起,佐张之洞筹划东南互保。二十九年,赴上海任江南制造局总办。旋以四品京堂候补督办广西边防事务。三十一年,寓居上海,筑海藏楼,集股创设日晖织呢厂。宣统元年(1909),任锦瑷铁路督办。三年夏,任湖南布政使。武昌起义后,以清朝遗老身分隐居上海。凡诗文简札,均用宣统年号。1913年组织“读经会”。1923年经陈宝琛引荐入清故宫,任“总理内务府大臣”。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伪国务总理,并历任伪军政部总长﹑伪文教部总长﹑伪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1938年3月28日病死于长春。

郑孝胥诗初学谢灵运,继之学柳宗元﹑孟郊﹑颜延之﹑韩偓﹑吴融﹑梅尧臣﹑王安石﹑姚合等。尝自评其诗曰“多苦语”﹑“太清哀”(《广雅留饭谈诗》)。与沈曾植同被陈衍推为清末“同光体”诗派之魁杰。狄葆贤曰:“郑苏龛京卿诗如霜钟出林,悠然意远”,《日本望月怀沈子培》等“直融会唐宋之界,而自成一家之言”(《平等阁诗话》卷上)。陈衍曰:“苏堪三十以前专攻五古,规模大谢,浸淫柳州,又洗炼于东野。沉挚之思,廉悍之笔,一时殆无与抗手。三十以后,乃肆力于七言,自谓为吴融﹑韩偓﹑唐彦谦﹑梅圣俞﹑王荆公,而多与荆公相近,亦怀抱使然”(《石遗室诗话》卷一);“苏堪之精思健笔,直逼遗山”,“少长都门,自具幽并之气”(《近代诗抄》)。柳亚子则谓其诗“枯寂无生趣”(《论诗六绝句》)。钱仲联《梦苕庵诗话》曰:“海藏之诗精洁,其失也窘束。”著有《海藏楼诗》一三卷。生平事迹见《民国人物传》第四卷《郑孝胥》(中华书局·1984年版)等。(赵慎修)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