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嵊 |
释义 | 沈嵊 (?-1645)字孚中,号会古﹑唵庵﹑孚中道人。浙江杭州府钱塘(今杭州)人。明末诸生,屡困场屋。平居不修小节,须髯如戟,好纵酒谈兵,日走马苏白两堤,越礼惊众。清兵下江南,力主抵抗。清陆次云《沈孚中传》记其于清顺治二年(1645)兵乱中,为乡人误杀。善词曲,今知作传奇三种,《宰戍记》佚,存《绾春园》﹑《息宰河》。《绾春园》二卷四十二出,有明末刻本,题《谭友夏钟伯敬先生批评绾春园传奇》,署作者为“四海孚中道人”。剧叙一男二女之才子佳人故事,事无所本,其卷末收场诗云:“不堪对剑诉贫羞,聊借新声谱旧愁。”亦自写其幻梦矣。《息宰河》亦有明末刻本,题《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署“唵庵孚中道人填词”。凡二卷三十出,写晚明人苌公孟舍身为国﹑一家忠义及悲欢离合故事,其中频涉崇祯间人事及对明末乱世之描写,似有以曲记史之意。惟其不谙声韵,所传亦非演出本。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云:“杭有才人沈孚中者,所制《绾春园》﹑《息宰河》二剧,不施浮采,纯用白描,大是元人后劲。予初阅时,不忍释卷,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不惟偶犯数学,竟以寒山﹑桓欢二韵,合为一处用之,又有以支思﹑刘微﹑鱼模三韵并用者,甚至以真文﹑庚青﹑侵寻三韵,不论开口闭口,同作一韵用者。长于用才而短于择术,致使佳调不传,殊可痛惜。”沈嵊生平见清陆次云《沈孚中传》(《北墅绪言》卷三﹑《虞初新志》卷一〇)﹑清刘廷玑《在园杂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