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桐轩 |
释义 | 李桐轩 (1860—1932)名良材,字桐轩(又作同萱),号莲舌居士,以字行。陕西蒲城人。肄业于陕西三原宏道书院。光绪末年与本县张百云等在同州组织求友学堂,以科学知识教育学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陕西成立咨议局,被举为副议长。1912年以后,历任陕西省督军府修史局局长﹑总纂,省长顾问﹑督军府顾问﹑省政府顾问等职。1912年在修史局与孙仁玉共事时,联合发起组织易俗社,任社长。后历任易俗社名誉社长﹑驻武汉分社社长﹑评议﹑评议长﹑编辑﹑编辑审查员等职。1913年主持《易俗白话杂志》,提倡白话文。在创办易俗社的同时,对当时流行的近三百种戏曲剧目进行精心研究,于1919年写成《甄别旧戏草》一书,对传统剧目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编写新戏以补社会教育之缺陷”的主张,并在易俗社组织剧本创作机构,编写宣传爱国思想﹑提倡民主科学的新剧目。易俗社成立后所提出的文艺主张及戏剧理论,大多出于其手。在戏剧创作方面,亦卓有成就。早在清末即开始从事秦腔剧本创作,是陕西近代第一位秦腔新剧作家,被誉为陕西“新剧界之星宿”(孙仁玉《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其剧作以表现社会现实题材见长,所著《黑世界》为近代秦腔史上第一个创作剧本。论者评其剧作云:“其为戏也,若陶渊明之诗,冲微淡远,耐人寻味。造句之佳,尤非他人所能及也。”(同上)平生创作剧本共六十余种,今存三十种(本戏十一种﹑折子戏十九种)。以《黑世界》﹑《一字狱》为其代表作,其他尚有《孤儿记》﹑《人伦鉴》﹑《泗林湖》﹑《亡国痛》﹑《天足会》﹑《豚尾记》﹑《鬼教育》﹑《万变图》﹑《贺家坡》﹑《银蜡台》﹑《孝子金》﹑《董华妻》﹑《英雄泪》﹑《兴善庵》﹑《牛肉案》﹑《双刀记》﹑《双妒记》﹑《元宝精》﹑《文山殉国》﹑《中牟摘印》﹑《鲁相拔葵》﹑《强项令》﹑《闹督院》﹑《女诸葛》﹑《安奉铁路》﹑《如皋狱》等。生平事迹见李颀《莲舌居士蒲城李同萱先生暨元配马孺人墓志铭》(载《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一辑)﹑李宜之《南园忆剩》﹑《陕西易俗社第一次报告书》﹑阎敏学《易俗社前期作家与作品简论》(载《西安社科通讯》1990年第三期)等。(阎敏学)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