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梦阳 |
释义 | 李梦阳 (1473-1530)初名萃,字天赐,更名梦阳,字献吉,号空同,亦作“崆峒”。成化八年十二月初七(1473年1月5日)生于陕西庆阳府安化(今甘肃庆阳)。曾祖入赘河南开封府扶沟王聚,随王聚从戎徙庆阳,后遂冒王姓。自梦阳父阜平县学训导李正始复姓,梦阳十岁时又随父徙还扶沟,遂家开封,故后《登科录》谓其“庆阳籍,扶沟人”。弘治二年(1489)乡试不第,四年受知于陕西提学副使杨一清,明年乡试解元,六年联捷进士,观礼通政司,八月以丁母忧归。八年又亡父,十一年服阕,授户部山东司主事,十二年奉命监收通州国储。十三年犒榆林军,十四年监三关招商,被诬下狱,寻复原职。十八年四月劾孝宗张皇后弟寿宁侯张鹤龄,以“妄言大臣”下锦衣卫狱,赖谢迁等救援赦出。五月孝宗卒,武宗即位,进贵州司员外郎。正德元年(1506)迁广东司郎中,九月代尚书韩文草疏劾刘瑾,事败,韩文及大学士刘健﹑谢迁皆落职。瑾初不知劾章出于梦阳手,仅将其作为韩文之附罢归,三年五月知情后,遂矫诏系梦阳于锦衣卫,受严刑,几死,经康海等周旋得救,八月出狱。五年八月瑾诛,起故官,六年四月迁江西提学副使,九年因诸生事,杖笞淮王府校卫,以“欺凌僚属,挟制抚按”下广信狱,杨一清﹑何景明力解之,以“居官无状”谴归,带职闲住。归后寓开封,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反被诛,七月坐为宁王撰《阳春书院记》入狱,经杨廷和﹑林俊等力救,八月削籍归。后居开封十余年,卒于嘉靖八年十二月二十九(1530年1月28日),年五十八,门人私谥文毅。天启元年(1621),追谥景文。钱谦益称梦阳“生休明之代,负雄騺之才”(《列朝诗集》)。以才具过人,居傲不群,故于官场屡遭凶险,然于文坛,则不仅领袖群伦于一时,且开风气之先,承上启下,成为有明一代诗风变化之转捩。当弘治之时,茶陵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初亦师从东阳,后渐与之疏离,以为东阳萎弱,至倡言“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郎署才俊,多有起而应者。因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弘治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子”(“前七子”),俱以梦阳为领袖。清张廷玉《明史·文苑传》又将梦阳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称“弘正四杰”。明前期诗坛实亦以复古为基调,至梦阳终造成复古之大潮。“七子”倡“格调”说﹑“真情”说,由尚质而转尚文,由主理抑情转扬情去理,由醇雅正大转雅俗齐鸣。然“七子”之论并非完善一体,故梦阳虽与何景明并为首领,见解主张又有所不同。为此二人书信往来,多次论辩。盖梦阳重气魄﹑重模拟,强调勿失古范;景明强调学古能化,主张“以有求拟”﹑“舍筏达岸”,成一家之言。梦阳不以论胜,其创作则为一时楷范。所著诗文,生前有刊本两种,一为太原知府阎让嘉靖初刊《崆峒集》二十一卷,原刊存世;一为嘉靖三年梦阳自编《李氏弘德集》三十二卷,现存嘉靖四年张元学刊本。卒后 “全集一刻姑苏,一刻凤阳,俱六十三卷”,“姑苏本”为嘉靖九年黄省曾刻《空同先生集》,“凤阳本”为嘉靖十一年梦阳甥曹嘉刻《空同集》。嘉靖间又有曹大章补校重刊《崆峒集》六十六卷,黄省曾序,所收诗文与六十三卷本相同,仅重新安排诗文顺序。嘉靖三十一年朱睦㮮以曹嘉本为底本,“取吴本补其缺者”增修为《空同集》六十三卷,存黄省曾﹑王廷相﹑吕柟序及朱睦㮮撰《空同先生传》,是为梦阳诗文总集。万历六年(1578)高文荐又据黄省曾本和曹嘉本校梓《空同先生集》六十三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李思孝刻《空同先生集》六十四卷,较之六十三卷本除个别诗文有所增删外,主要补入《杂文八篇》为第六十一卷,此八篇即梦阳晚年所作《空同子》。万历三十年邓云霄据诸刊本重修,刊印为《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录二卷,其中赋三卷﹑古今体诗三十四卷﹑文类二十九卷,是集收梦阳著述最为完备,刊刻亦最佳,《四库全书》所收则以此本为底本。《总目》“提要”谓梦阳:“持论甚高,足以竦当代之耳目,故学者翕然从之,文体一变。厥后摹拟剽贼,日就窠臼,论者追原本始,归狱梦阳,其受诟厉亦最深……平心而论,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有明一代,梦阳诗文尚有多种选本:如嘉靖二十二年杨慎选批﹑张含刊《空同诗选》四卷,嘉靖四十四年丰坊选《空同精华集》三卷,万历间赵南星编《明十二家诗选》之《李崆峒集》五卷。又万历四十四年赵彦复辑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孟洋﹑薛蕙﹑高叔嗣﹑刘绘﹑张九一﹑谢榛等人诗刊为《梁园风雅》,内选李梦阳诗五卷三百六十六首。明清各种明诗选本皆选梦阳诗。徐泰《皇明风雅》录其诗二十一首。俞宪《盛明百家诗》录其诗五百四十首为《李空同集》。顾起纶《国雅》卷五录其诗三十五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七录其诗四十二首。崇祯五年(1632)贾鸿洙《周雅续》卷一至卷四录其诗五百六十余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一百十六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录其诗五十五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九录其诗八十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录其诗四十七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丁签卷一录其诗十首。清王昶《明词综》卷二录其词一首。文不如诗,《四库总目》“提要”云:“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怵于盛名。” 选本有汤宾尹评《新锲会元汤先生批评空同文选》五卷。陆弘祚编《皇明十大家文选》选《空同文选》四卷。苏文韩编《皇明五先生文隽》选《李景文先生空同子集》八卷。李宾编《八代文钞》选《李献吉文抄》一卷。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十四篇。生平见崔铣《空同李公墓志铭》(《洹词》卷六)﹑袁袠《李空同先生传》(《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卷一七)﹑李开先《李崆峒传》(《李中麓闲居集》卷一〇)﹑何乔远《名山藏》卷八六﹑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六。又,朱安氵侃有《李空同先生年表》(万历三十年邓云霄刻本《空同子集》)。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