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景韩 |
释义 | 陈景韩 (1877—1965)又名景寒,别署冷血﹑冷﹑华生;又与包天笑合署冷笑。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同盟会员。曾任《大陆报》记者。光绪三十年(1904)任上海《时报》主笔之一,首创“时评”专栏,以笔名“冷”,排日发表短评。“这种短评,在现在已成了日报的常套了,在当时却是一种文体的革新。用简短的词句,用冷隽明利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胡适《十七年的回顾》)。又创“教育”﹑“实业”﹑“妇女”﹑“儿童”﹑“图画”﹑“文艺”等周刊,均为各报所仿效。同时在该报发表著译小说,如《福尔摩斯来华侦探案》﹑《销金窟》(大仲马《基度山恩仇记》之一部分)等,开大报附登小说之先河。宣统元年(1909)任《小说时报》主编,三年又兼任《妇女时报》主编。1913年起,长期任《申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弃文从商,任中兴煤矿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市政协委员。1965年去世,终年八十九岁。 陈景韩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报人之一,也是一位勤于笔耕的多产作家,作品达数十种。以翻译小说为主,如《土里罪人》﹑《火里罪人》﹑《白云塔》(一名《新红楼》)﹑《侠客谈》(短篇集)﹑《侦探谈》(短篇集)﹑《虚无党》等。创作小说有《新西游记》﹑《短篇小说丛刊》(与包天笑等合刊)等。生平事迹见郑逸梅《艺坛百影·报坛耆宿陈冷血》(1982年6月中州书画社出版)等。(裴效维)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