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凌淦 |
释义 | 凌淦 (1832—1895)字砺生,一字仲清,号退修,又号退庵。江苏吴江人。凌泗从弟。禀资绝人,读书数十行俱下。年十二,读毕诸经。师事陈寿熊﹑受古文法。又课《日知录》,潜心玩索,文境大进。咸丰六年(1856)岁试,补苏州府学生。九年,恩科江南,借浙闱乡试中举。十年春北上,因捻军兴梗道,返乡与里人办团练,对抗捻军,为捻军击败。同治元年(1862),应礼部试,荐不售。考取觉罗官学教习。三年,归里。四年后,往来京师,于江震会馆结识文士多人。因屡试而不售,授饷捐例候选郎中,旋以亲老年高归。与熊纯叔﹑李辛垞等学者分类纂辑《国朝松陵文录》二四卷。光绪二﹑三年(1876﹑1877)间,河南﹑山西等地发生灾害,倡导赈灾。四年,抵河南﹑参与救灾。晚年颇好西学,兼精医学,嗣后即“隐于医,留心时务”(凌泗《从祖弟砺生行略》)。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卒于上海医寓。从兄凌泗评其文云:“古文义法宗桐城,故不多作。”(同上)著有《退庵文稿》﹑《退庵诗稿》﹑《退庵医书》等。生平事迹见凌泗《从祖弟砺生行略》(《莘庐遗著》)﹑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六等。(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