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毓崧
释义
刘毓崧

(1818—1867)字伯山,一字崖松。江苏仪征人。经史家刘文淇之子。刘毓崧幼受家训,勤于读书。稍长,随父客游四方,助之校书。道光二十年(1840),以廪膳生举优行贡。此后,九赴乡闱,皆未售。咸丰五年(1855),应两淮运司郭沛霖聘,至清江浦淮扬道署,课其子。又曾为浙江嘉兴杜文澜纂辑《古谣谚》一百卷。九年,十赴乡闱不第。至此,即绝意进取。曾国藩﹑曾国荃延入幕府。同治二年(1863),任事金陵书局,编校《王船山遗书》,并结识李善兰﹑戴望﹑张文虎﹑汪士铎等,有切磋之益。四年,母卒,返里奔丧。次年,病逝。刘毓崧治经史,“上承孟瞻(其父之字),下开恭甫(其子之字),岿然为江淮大师”(刘承幹《通义堂文集·序》)。终其一生,以校勘为专,以校勘群书之序跋最精。杂文“亦博雅淹贯,抗希作者”;论辨之文,陈义甚新,“近龚定庵,而无其偏岩”;考证“近俞理初,而无其曼衍”;校勘“近顾千里,而无其专断”(同上)。著有《通义堂文集》一六卷﹑《通义堂诗集》一卷﹑《通义堂笔记》一六卷﹑《经传通义》一○卷﹑《诸子通义》四卷﹑《王船山年谱》二卷﹑《彭城献征录》一○卷﹑《旧德录》一卷等。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七﹑程畹《刘先生家传》(《续碑传集》卷七四)﹑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一九等。(牛仰山)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