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迁 |
释义 | 冯迁 (1512-?)字子乔,号樵谷。南直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正德七年(1512)三月十九。布衣能诗,隆庆﹑万历间与朱邦宪齐名,称“云间二妙”。父冯淮,弟冯䆳,俱能诗,父子兄弟间常自相唱和。其诗多五七言近体,何三畏《云间志略》谓其父子诗“皆抒写情性,吐吞烟霞,效王﹑孟之深沉,似鲍﹑庾之清俊,每见称于作者,亦推毂于时流。”平生以砚田糊口,虽与名公大卿多有往来,却耻事干谒,裹足里门,萧然贫士,与山人游谭剿说者不同。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长铗斋稿》七卷,现存隆庆四年(1570)汪稷校刊本《长铗斋集》七卷,收五七言古近体诗五百二十余首。朱邦宪为《长铗斋稿》作序云:“子乔缘情定体,因体铸辞,雄丽雅澹之言皆备。”隆庆五年(1571)冯迁六十寿诞,有友人三十八人赠诗为贺,迁乃一一赓和,因刻《耆龄集》一卷,刊本亦存,赠诗者,既有“凤峰沈太仆(沈恺)”﹑“中方范太仆”(范惟一)﹑“文石朱司业”(朱大韶)等缙绅名人,亦有“王小石”﹑“刘少村”等平民布衣。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六三录其诗七首,“诗话”云:“子乔诗,出辞似浅,而练格颇遒,淘之汰之,沙砾自去。”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五首。清姚宏绪《松风余韵》卷五录其诗六首。清王昶《青浦诗传》卷一〇录其诗二首。清王辅铭《明练音续集》卷三录其诗四首。近人严昌堉《海藻》卷二录其诗八首。生平见朱邦宪《长铗斋稿序》(《朱邦宪集》卷五)﹑何三畏《冯山人父子传》(《云间志略》卷二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