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秀之 |
释义 | 王秀之 (442—494)南朝齐文人。字伯奋。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宋孝武帝末起家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丁父忧。服阕,吏部尚书禇渊欲与结婚,秀之不肯,以此频转两府外兵参军,后废帝元徽元年为司空桂阳王刘休范从事中郎,知休范将反,辞疾不就。出为晋平太守,期年,请代,为安成王刘準(顺帝)骠骑咨议。升明元年又为萧道成骠骑咨议。明年,转左军将军萧嶷长史,寻阳太守。及嶷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秀之又为其长史,南郡太守。齐高帝代宋,嶷封王,秀之为司马﹑河东太守。寻为长史。武帝时,为太子中庶子﹑吏部郎,迁侍中祭酒﹑都官尚书。永明八年为镇西长史,州西曹苟平欲与之交,秀之不肯。十一年为辅国将军﹑吴兴太守。明年卒。 王秀之在荆州为镇西长史,尝作《卧疾叙意诗》一首,谢朓有《和王长史卧病诗》。谢朓与随王子隆在荆州相处甚得。及秀之还都,密以“朓年少相动”启武帝,朓遂被召还都。故论者疑谢朓“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即指秀之。秀之诗今存一首,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