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直 |
释义 | 王直 (1379-1462)字行俭,又作时俭,号抑庵。江西吉安府泰和人。永乐元年(1403)举人,明年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修撰。仁宗即位,迁侍读,进侍读学士﹑右春坊右庶子。宣德初,进少詹事,正统三年(1438)修《宣宗实录》成,进礼部侍郎,寻进尚书,八年,拜吏部尚书。十三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与于谦等拥立代宗,加太子少保,进少傅,进太子太师。英宗复辟,以老病乞休,天顺六年(1462)九月二十三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文端。王直方面修髯,仪观甚伟,性情庄重,不茍言笑。其自永乐时即典司制诰,后在翰林二十余年,与金溪王英齐名,有西王﹑东王之称,朝廷制作常出二人之手,为著名台阁文人。后又秉铨十余年,为朝廷重臣,岿然负一代之望。永乐十二年台阁诸人唱和集《燕山八景图诗》收其诗,然诗词不多做。著述有景泰五年(1454)刊《抑庵集》十三卷,为其长子王䆅所辑,收其在朝时所作,萧镃序。成化初其三子王稹复加校订,增原集未录及致仕家居后所作,别为《后集》三十七卷,复有嘉靖间王有霖刊本《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四十卷。程敏政《皇明文衡》录其文十三篇。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三篇。清应麟《江右古文选》卷一六录其文一篇。徐泰《皇明风雅》卷四录其诗三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八录其诗十六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录其诗二十五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八上录其诗十六首,”诗话”谓其诗“未遽出西杨(杨士奇)下”。《四库全书》收《抑庵集》十三卷《后集》三十七卷,《总目》“提要”谓其“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之遗风”,“萧镃作是集序,称其文‘汗漫演迤,若大河长川,沿洄曲折,输写万状’。盖明自中叶以后,文士始好以矫激取名,直当宣德正统间,去开国之初未远,淳朴之习犹未全漓,文章不务胜人,惟求当理,故所作貎似平易,而温厚和平,实非后人所及。虽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谓尚有典型者矣。”清曾燠《江西诗征》卷四八录其诗五十五首。清王琨《泰和诗征》卷一六录其诗四十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八录其诗十五首。近人赵尊岳《明词汇刊》自其集录词十三首为《抑庵诗余》。生平见李贤《王公直神道碑铭》(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二四)﹑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五﹑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六九。另《抑庵集》有其《自撰墓志》(《后集》卷三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