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去病 |
释义 | 陈去病 (1874—1933)字佩忍,号巢南。别号垂虹亭长。笔名季子﹑有妫血胤﹑老衲等。江苏吴江人。出身于商人之家。早孤。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秀才。《马关条约》签订后,与金天羽等组织雪耻学会。二十九年,赴日留学,主持《江苏》杂志,加入拒俄义勇队。次年,回国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及《警钟日报》,旋被查禁,继续在《醒狮》﹑《复报》与《国粹学报》发表诗文,鼓吹革命。三十二年,赴徽州教书。同年在芜湖入同盟会。次年赴汕头,与叶楚伧等编辑《中华新报》。同年秋抵沪,与吴梅﹑刘季平等结神交社。三十四年,助徐自华移葬秋瑾遗骸于杭州西湖,并结秋社,以纪念秋瑾。宣统元年(1909),与高旭﹑柳亚子创建南社。辛亥革命后于苏州创办《大汉报》。1913年任江苏讨袁军司令部秘书。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1922年任孙中山北伐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1927年后,历任江苏省监察委员﹑博物馆馆长。“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党统治不满,辞官归里。1933年在苏州出家,旋病逝。主张诗文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反对刻意雕琢与模仿。柳亚子称其诗“去华返朴,屏绝雕镵,且其奋斗之精神,恢弘之器宇,皆有不可磨灭者”(《浩歌堂诗抄·序》)。著有《浩歌堂诗抄》十卷。辑有《笠泽词征》﹑《松陵文集初编》等。生平事迹见其自著《垂虹亭长传》﹑金荃《陈去病先生年谱》。(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