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益
释义
李益

(748——827?)字君虞,行十,郑州(今属河南)人,郡望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大历四年登进士第,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华州郑县尉,迁郑县主簿。建中元年为朔方节度从事,二年府罢。四年中拔萃科,授侍御史。贞元四年为邠宁节度从事,十二年府罢。十三年为幽州节度从事,进营田副使。元和元年前后,入朝为都官郎中,三年以本官充考制策官。约于四年进中书舍人,五年改河南少尹,七年任秘书少监兼集贤学士。八年前后,因“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诗降居散秩,俄复用为秘书少监。累历太子右庶子,秘书监,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十五年任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此后一﹑二年卒。益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王建献诗云:“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元和十二年令狐楚选《御览诗》,益诗入选为集中之最。张为《诗人主客图》列益为清奇雅正主。其诗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佳。自称“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皆出乎慷慨意气”(《从军诗序》)。李肇云:“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又有云‘回乐烽前沙如雪……’,天下亦唱为乐曲。”(《唐国史补》)各体皆工,尤擅七绝。《旧唐书》本传称其“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胡应麟云:“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郡斋读书志》著录《李益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录为二卷。今存《李益集》二卷(又称《李君虞集》)。《全唐诗》卷二八二﹑二八三编其诗为二卷;卷七八八收颜真卿等《七言滑语联句》一首,误题益名;卷七八九收其所预联句八首;卷七七○收李逸诗一首,李得诗一首,李逸﹑李得皆为李益之误;《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五补一首。生平见《旧唐书》卷一三七﹑《新唐书》卷二○三本传﹑《唐诗纪事》卷三○﹑《唐才子传校笺》卷四。今人卞孝萱有《李益年谱稿》。(贾晋华)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9: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