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夏曾佑
释义
夏曾佑

(1863—1924)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浙江杭州人。父夏鸾翔,精算学,官詹事府主簿,早逝。夏曾佑年二十六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中进士,授礼部主事。数年后,结识梁启超﹑谭嗣同,讨论新学。二十一年,居上海。次年底,应同乡孙宝琦之邀赴天津任育才馆教师。同时,与严复﹑王修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维新变法,与上海《时务报》桴鼓相应。二十四年,《国闻报》停刊,育才馆解聘。次年底,就安徽祁门县知县。二十八年离任,寓居上海。不久,以直隶州知州用,旋丁母丧归。始从事于中国古代史之研究。三十二年四月,以清廷五大臣随员身份赴日本考察宪政,历时两月而归。后,又为两江总督特派员随员,赴京会议官制。三十四年,署理安徽广德知州。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京图书馆长。晚年。嗜酒,谈佛。1924年4月14日病逝于北京。

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后,为夏曾佑思想最活跃之时期。当时,曾与谭嗣同﹑梁启超试作“新学之诗”,于《国闻报》起草《本报附印说部缘起》,提倡创作新小说和翻译外国小说。能诗。梁启超曰:“昔尝推黄公度﹑夏穗卿﹑蒋观云为近世诗界三杰。”(《饮冰室诗话》)徐世昌谓其“读书有神悟,深通释典,博涉宗教家言。性嗜酒,卒以是成疾。平生著作多不存稿,偶作韵语,皆涵蕴深远,出以澹荡,盖有得于诗之外者”(《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诗文生前均未编印。1984年赵慎修据手抄稿整理为《夏曾佑诗集校》(载于《近代文学史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生平事迹见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五册)﹑夏元瑮《夏曾佑传略》(《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袁英光《夏曾佑》(《民国人物传》第四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赵慎修)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5: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