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邦宪 |
释义 | 朱邦宪 (1524-1572)名察卿,字邦宪,以字行,号象冈,又号黄浦,自称醉石居士。南直松江府上海人,知府朱豹之子。十五补邑弟子员,二十为太学生,数试不举,遂专攻古文词,与文徵明﹑王世贞﹑陆师道﹑归有光﹑彭年﹑黄姬水﹑王穉登﹑张时彻﹑余寅﹑徐中行﹑沈一贯﹑沈明臣﹑屠本畯﹑吴国伦﹑陆树声﹑莫如忠﹑何良俊﹑潘恩﹑张之象﹑董宜阳等为诗文友。隆庆六年(1572)十月二十日卒,年四十九。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朱察卿集》十五卷,现存万历六年(1578)其子朱家法刊本《朱邦宪集》十五卷,内诗四卷,收诗二百五十四首,文十一卷,收文一百五十六篇。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录其诗四十九首为《朱山人集》。顾起纶《续国雅》卷四录其诗二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三一录其诗六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中录其诗四首,“小传”记云:“邦宪性慷慨,通轻侠,急人之难甚于己。耻为纨袴子弟及儒衣冠,呼卢挟妓,举觥辄数十不醉,意豁如也……好读书称诗,多长者之游,数千里内,信使趾属于道。所最厚善为四明沈明臣﹑吴门王穉登。邦宪殁,明臣哭之,过时而悲,且与穉登并为立传。”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〇录其诗四首。清姚宏绪《松风余韵》卷九录其诗二十一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二〇录其诗二首,按云:“邦宪以任侠名,诗亦有英气。”近人严昌堉《海藻》卷二录其诗十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一篇。生平见王世贞《朱邦宪传》(《弇州四部稿》卷八四)﹑李维桢《赠工部员外郎朱公墓表》(《大泌山房集》卷一〇六)﹑陆树声《朱邦宪传》(《陆文定公集》卷八)﹑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一一。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