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言 |
释义 | 夏言 (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人。生于成化十八年(1482)六月二十九。正德五年(1510)领乡荐,十二年进士,授行人。十五年擢兵科给事中,迁都给事中,调吏科。嘉靖初擢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十年(1531)进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未踰月继李时为本部尚书仍兼学士,未浃岁而拜六卿,前此未有也。又加太子太保,进少傅﹑太子太傅,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首辅李时卒,晋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继为首辅。与严嵩交恶,渐失帝意,嘉靖二十七年以赞决陕西总督曾铣请复河套事,夺职放归。嵩复为仇鸾草奏,讦夏言曾受曾铣贿金,交通为奸利,遂被斩于西市,年六十七。后嵩败,其家讼冤,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愍。言性机敏,强直干练,能属文,长于笔札,亦擅诗词。奏疏及诗文著述有多种刊本,现存主要有:嘉靖十三年王廷赡刊《南宫奏稿》五卷,嘉靖十六年何邦美刊本《应制集》四卷,嘉靖刊本《郊祀奏议》二卷,十九年石迁高刊本《桂洲词》一卷,二十年朱选刊本《桂洲集》六卷,二十五年曹忭等刊本《赐闲堂稿》十卷附录一卷,二十五年罗尚絧监刊本《桂洲诗集》二十四卷,四十五年双泉童氏刊本《桂翁词》六卷《鸥园新曲》一卷,隆庆五年(1571)序刊本《赐闲堂稿》八卷,万历二年(1574)建阳书户吴世良刊《桂洲先生文集》五十卷,崇祯十一年(1638)吴一璘刊本《夏桂洲先生文集》十八卷附年谱一卷。另有明刻《桂洲先生奏议》二十卷外集二卷。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另著录其《圣驾渡黄河记》﹑《记召对庙廷事》﹑《扈跸录》各一卷。《桂洲先生文集》五十卷收罗最为完备,首诗十三卷,收诗一千三百余首,次赋一卷十五篇,词四卷三百四十余首,以下三十二卷除奏疏及各体文,尚有应制之作如应制宴享乐﹑祀神乐章﹑事神乐章﹑步虚词﹑事神表文等甚夥。沈德符《万历野获篇》云:“言亦能诗,然不甚当行,独长于新声。所著有《白鸥园词集》,豪迈俊爽,有辛幼安﹑刘改之之风。其谋复河套,作《渔家傲》词,亦其一也。”顾起纶《国雅》卷七录其诗六首,《国雅品》谓其“优于词,自成别调”。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五录其诗六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二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六首,“小传”云:“喜为长短句,在南宫,与属吏虞山杨仪梦羽唱和,今所传《元相桂翁词》及《鸥园新曲》,皆梦羽序而行之。少师得君专政,声势烜赫,诗余小令,草稿未削,已流布都下,互相传唱。”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六录其诗八首,“诗话”云:“贵溪游览赠酬之作,不及分宜,而应制诗篇,投颂合雅。”《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桂洲集》十八卷,“提要”云:“言未相时以词曲擅名,然集中词亦未甚工。诗文宏整而平易,犹明中叶之旧格。”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五录其诗四十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三录其诗十八首,按语谓其“五言特具高韵……绝句尤有风致”。清王昶《明词综》卷三录其词三首,内[三台令·西湖感旧]﹑[喜乔迁·初夏],未见集中。近人赵尊岳《明词汇刊》录其《桂洲集》六卷﹑《桂洲集外词》一卷。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三篇。清应麟《江右古文选》卷一八录其文四篇。清胡大鸿《江右文抄》录其文三篇。生平见王世贞《大学士夏公言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六)﹑何乔远《名山藏》卷七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六﹑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六。清林日瑞有《夏桂洲先生年谱》(《夏桂洲先生文集》)。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