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明选 |
释义 | 郑明选 (生卒年不详)字侯升,号春寰。浙江湖州府归安(今湖州)人。隆庆元年(1567)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除安仁知县,升南刑科给事中,以疾归。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鸣缶集》及《秕言》四卷。现存万历间归安郑氏家刊本《郑侯升集》四十卷,内赋一卷,收赋六篇,诗十一卷,收诗八百余首,又各体文十一卷﹑奏疏四卷﹑《秕言》十卷,有万历三十一年朱国祯序及其子郑文震《后跋》,为其卒后所刊也。《秕言》者,皆考证之文,《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著录《秕言》四卷,“提要”谓其“舛误颠倒者不可以殚数”。四卷本《秕言》有万历二十四年刊本,与《郑侯升集》所载十卷不同,十卷当为增补本也。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五首,“小传”云:“郑君不以诗名,得数章于《吴兴艺文补》,殊有俊气,采而录之。”盖未见其集也。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六录其诗四十六首,“诗话”谓其“五言近体,全学高达夫;七言近体,全学杜子美。语不求工,而句锤字练,卓然名家。是时汪伯玉(汪道昆)﹑刘子威(刘凤)﹑冯元成(冯时可)﹑屠纬真(屠隆)辈,类守其螯殻,而遗其神明。其在西吴,徐子与(徐中行)﹑吴峻伯(吴钟峦)皆然,先生之诗,遂无人赏激者,以致钱牧斋(钱谦益)《列朝诗集》仅录数首,予故取先生之作特多,天下之宝,要当与天下共之也”。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三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八首。清陆心源《吴兴诗存》四集卷一一录其诗五十八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六录其诗三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一篇。清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录其赋四篇。生平见《(光绪)归安县志》卷三八。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