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三才 |
释义 | 郑三才 (生卒年不详)字廷赞,别号参亭,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713年前后在世。为弟子员时便有名声,巡抚张伯行选拔之入鳌峰书院。于制举业外,兼课诗与古文词。康熙四十七年举于乡,五十二年成进士。先任东光知县,调补上元,未赴任。因亏帑,辗转燕赵间三十年,以傭砚为生。晚年患瘘证,归里后卒。生来丰颐皤腹,食量兼数人。不善词令,与人言讷讷不出口。而诗才敏捷,作诗叉手即成,下笔不能自休。既以诗名,平生志业抑郁不得泄,则一寄之于诗。遇众人广座,张宴命题,他人正呻吟营度,三才已落纸如风,四座勿喧,意甚自得。在京师时,招诗友至八百庄赏杏花,即赋古诗一章,获李绂的赞赏。族人郑方坤集名流结诗社,三才常常往来其中,集中诗有半数皆为彼时所作。其体格不离晋安派,间入苏(轼)﹑陆(游)诸家。而爽气豪情,涌出于笔墨之外。如生驹振鬣,仗马失鸣,羯鼓数通,琴声解秽。异乎闭目摇首,自诧唐音者也。但“未尝屑屑措词,未免蛟螭之杂蝼蚓”(《国朝名家诗钞小传·居易轩诗钞小传》)。著有《居易轩诗钞》。生平事迹见《本朝名家诗钞小传·居易轩诗钞》﹑《福建通志·福建循吏传》。(陆振岳)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