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邓志谟
释义 邓志谟

(1559-?)字景南,又字明甫,号百拙﹑百拙生﹑拙生,又号竹溪散人等。江西饶州府安仁(今鹰潭余江)邓埠镇人。少习科举未就,因漫游四方,吟诗会友,乐而忘归。三十余岁失怙,归乡守制,又亡妻丧子,家道中落,因游于闽,入建阳书坊萃庆堂主人余彰德(字泗泉)家为塾师。志谟自少杂学旁收,博闻强记,又性喜著书,因又为书坊编写小说及各种通俗读物,以至乐此不疲,操此业者达二十余年。志谟编著之书多由萃庆堂刊印行世,内通俗小说有《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二卷十五回,据道书《旌阳许真君传》等敷演,后冯梦龙《警世通言》之《旌阳宫铁树镇妖》一篇即据此书改编。又《五代萨真人咒枣记》二卷二十四回,叙传说中之五代道士萨守坚得道事。以上两书皆存万历三十一年(1603)萃庆堂刻本。又有《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二卷十三回,亦存万历间萃庆堂刻本。其小说均演道教成仙得道﹑斩妖除怪之事,世俗意味甚浓。又撰戏曲传奇五种,合称《百拙生传奇》,各剧所演全为男女婚恋故事,然情节人物多独出心裁,如《并头花记》二卷四十出,人物全以花草命名,男为“宜男”(萱草),二女称“水仙子”﹑“蕉美人”,作乱者为“藤花王”,坏人则叫 “园棘”﹑“墙茨”;《凤头鞋记》二卷三十八出,人物则全为鸟名,男名“黄栗鳥鶹”,友人叫“秦吉了”﹑“孔雀”﹑“寒皋”(八哥),女子则乳名鹦哥;《玛瑙簪记》二卷三十三出,其中人名槟榔﹑红娘子﹑贝母﹑云母﹑慈姑﹑寄奴﹑荏子等则全为药名;《八珠环记》二卷三十七出,人物则以骨牌杂色牌中类人名者称之。故其剧作全以调笑为宗旨。《百拙生传奇》现存清玉芷斋抄本,惟阙《玉连环记》。晚明通俗文艺流行,出现一批以“争奇”为名之通俗读物,此类作品以“两物相争”为结构形式,借助各种文艺表现方法,以达调笑戏谑之效果。其渊源可上溯至东汉俗赋《神乌傅(赋)》及唐五代敦煌藏卷《燕子赋》等,至晚明又借鉴某些小说之表现方法,因为粗识文墨者所欢迎。所知这类作品至少有《花鸟争奇》﹑《山水争奇》﹑《风月争奇》﹑《梅雪争奇》﹑《茶酒争奇》﹑《童婉争奇》﹑《蔬果争奇》等多种。现存《花鸟争奇》三卷﹑《山水争奇》三卷﹑《风月争奇》三卷,皆有晚明萃庆堂刻本,可确定为邓志谟所撰,由此又知志谟实为当时此类书之始为作俑者也。志谟所编其他通俗读物甚多。如实用类书《故事白眉》(明末清初刻本又题作《锲音注艺林汉故事白眉》﹑《锲音注艺林晋故事白眉》﹑《新刻订补汇解故事白眉》等,有八卷﹑十卷﹑十二卷等各种版本)﹑万历间余氏萃庆堂刻本《精选故事黄眉》十卷﹑万历三十一年序刊本萃庆堂刻本《锲旁注事类捷录》十五卷﹑万历四十三年萃庆堂刻《锲旁训古事镜》十二卷﹑万历四十五年四德堂刊本《新刻四六旁训古事苑》二十三卷(又有明刻二十卷本﹑十卷本,清康熙间兰雪堂刻本《兰雪堂古事苑定本》十二卷)﹑天启七年(1627)刊《刻一握坤舆》十三卷﹑清荣德堂刻《新刻增补翰苑英华事类捷录》十五卷等。又有兼具娱乐性的实用类书,如明刊《新刻洒洒篇》六卷﹑万历间刻《丰韵情书》六卷﹑萃庆堂刻《新刻一札三奇》八卷等。另,邓志谟尚有诗文集四种存世。最早者为万历间萃庆堂刊诗集《蝉吟稿》四卷,首吴迁《蝉吟稿引》及邓志谟《百拙生自叙》。集前目录原收诗三百六十九首,以末尾残缺乐府三首,仅得三百六十六首(内七言绝句一百零五首﹑五言律诗三十六首﹑七言律诗一百八十四首﹑乐府杂录七首)。是后又陆续刊刻《得愚集》六卷﹑《续得愚集》四卷及《鸡肋集》六卷。万历三十六年刊印之《得愚集》六卷仅收书札;万历四十二年刊印之《续得愚集》四卷卷一﹑卷二收柬札,卷三收启,卷四收序﹑杂文﹑辩﹑行状﹑诗,内收诗凡六十五首,然有五十七首己见于《蝉吟稿》,新增仅八首;后万历末建阳书林积善堂刊本《新锲旁释鸡肋集》六卷亦兼收书札诗文,内收诗凡二百九十一首,内二百七十七首己见《蝉吟稿》﹑八首己见《续得愚集》,新增仅六首而己。志谟编著之书既多,版刻流传亦广,于明季书坊作家中甚称作手,其有诗文集传世,于明季书坊作家中亦鲜有其例也。其生平略见于《(道光)安仁县志》卷八《隐逸》。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