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僧肇
释义
僧肇

(384—414)十六国后秦高僧﹑著述家。俗姓张。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家贫,以佣书为业,因遍观经史,好老庄,以为虽美犹未尽善。后见《维摩诘经》,大喜,因此出家。学佛教大乘经,名闻关西。后闻鸠摩罗什在凉州,遂往从之,深为罗什所赏。后秦姚兴弘始三年(晋安帝隆安五年(401),罗什被迎至长安,僧肇亦从之归长安,与僧融﹑僧睿﹑道生共为罗什四大弟子。罗什译经,僧肇常执笔定诸辞义。尝注《维摩诘经》;《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晋姚苌沙门释僧肇集一卷”。其文今存者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及《答刘遗民书》等,后人辑为《肇论》一书。“三论”论证深切,文字优美,为佛学论文中之精品。此外,僧肇所作尚有佛经序文三篇﹑《上秦王表》及《鸠摩罗什诔》等。《宝藏论》相传为僧肇作,学者多疑非是。《鸠摩罗什诔》辞藻华美且哀惋动人。僧肇之死,或谓被姚兴所害。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已证明其非是。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8: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