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荣宝 |
释义 | 汪荣宝 (1878—1933)字衮父,一作衮甫,号太玄。江苏元和(今苏州)人。父汪风藻,官长沙知府。少受业于黄体芳及黄道周,好训诂词章。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尝师事章太炎。归国后任京师译学馆教习。三十四年,迁民政部右参议。宣统三年(1911),为资政院议员,协纂宪法大臣。1912年,被举为临时议会议员。次年,任众议院参议。1914年出任驻比利时大使。1915年归,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后任驻瑞典大使。1922年转驻日公使。工诗。早年“诗宗玉溪(李商隐),沉博绝丽”(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戊戌前后,在京与曹元忠﹑张鸿等唱酬,仿西昆体而合集《西砖酬唱集》,然实有异于昆体,“主文谲谏”,“侧身天地,聊以写其隐忧”(汪荣宝《西砖酬唱集·序》),颇隐戊戌政变史实,而微婉深至。“晚乃以荆公(王安石)东坡(苏轼)为不可及,自作亦转趋平淡”(汪东《金薤琳瑯斋集·后序》),“苍秀在骨,江左旧格,为之一变”(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著有《思玄堂诗集》,《清史讲义》,《中国历史教科书》﹑《法言义疏》﹑《汪荣宝日记》等。生平事迹见李肖聃《星庐笔记》,及《汪荣宝日记》。(王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